合作客户/
拜耳公司 |
同济大学 |
联合大学 |
美国保洁 |
美国强生 |
瑞士罗氏 |
相关新闻Info
-
> 几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及应用性能
> 常见多元醇(乙二醇、甘油、季戊四醇、山梨醇等)在化妆品中的作用
> 重烷基苯磺酸盐化学性质、界面性质和驱油机理研究(二)
> 微凝胶颗粒在气液界面处吸附动力学及动态方程研究——结果和讨论、结论、致谢!
> 过硫酸钾、K2S2O8对压裂液破胶性能与表面张力的影响——实验部分
> 磺酸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GSS362动态表面张力测定结果
> 膜分析仪应用:胆固醇对 hBest1/POPC 和 hBest1/SM Langmuir 单分子层的
> 去乙?;碧侵锉砻婊钚约恋慕峁辜ā⒗砘灾始坝τ茫ㄒ唬?/a>
> ?达因值(表面张力系数)对材料表面性能的影响
> 三种金属阳离子对SDS表面活性剂溶液的影响研究
推荐新闻Info
-
> 烧结矿致密化行为研究:不同碱度条件下熔体的表面张力、表观黏度值(三)
> 烧结矿致密化行为研究:不同碱度条件下熔体的表面张力、表观黏度值(二)
> 烧结矿致密化行为研究:不同碱度条件下熔体的表面张力、表观黏度值(一)
> 如何提高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预测精度
> 不同水淹程度的油藏环境下微生物提高采收率、采出液的表面张力与界面张力的变化(二)
> 不同水淹程度的油藏环境下微生物提高采收率、采出液的表面张力与界面张力的变化(一)
> 新型助排剂配方组分、对表/界面性能的影响及助排效果(三)
> 新型助排剂配方组分、对表/界面性能的影响及助排效果(二)
> 新型助排剂配方组分、对表/界面性能的影响及助排效果(一)
> 电喷雾质谱离子源技术优化策略:降低外鞘液表面张力,加速液滴溶剂蒸发
二氧化钛表面亲疏水研究取得进展
来源:中国科学院 浏览 1143 次 发布时间:2022-09-27
二氧化钛(TiO2)材料因优秀的光催化性能,应用于化妆品、抗菌除污和催化体系等。1997年,日本科学家藤岛昭等在《自然》上首次报道了常温下紫外照射的TiO2表面发生从疏水到亲水的浸润转变。近年来,许多课题组提出了较多不同的机制解释这一亲疏水转变现象,包括表面氧缺陷、表面水解离产生OH、表面污染物吸附/解离等,但该领域一直存在争议。实际上,该领域有一些基本问题,例如,常温下TiO2表面到底是亲水还是疏水的基本问题,尚不完全清楚。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王春雷、高嶷,联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J.Francisco、复旦大学刘韡韬实验课题组、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以TiO2的Rutile晶型110面为例,通过表面和频振动光谱理论计算和实验发现常温下该表面上由于强的TiO2/水的相互作用存在双层有序水,进而基于传统力场+机器学习训练力场的经典分子动力学模拟进一步发现,该有序水导致水层上水滴存在(接触角约25度),即出现了常温不完全浸润的双层有序水现象。这为探究常温TiO2表面浸润性提出了全新机制:TiO2表面自身是超亲水的,但表面吸附的有序水层体现出弱疏水现象。这解决了本征TiO2表面的亲疏水性问题的基本问题。进一步,基于这一新机理,我们可以探索紫外照射TiO2发生从疏水到亲水的浸润转变的机制:表面OH或者氧缺陷会破坏表面有序水层,进而增强表面水层的亲水性。而表面吸附甲酸乙酸分子可以有效的驱替表面水分子,造成表面更加疏水,这解释了该材料在空气中放置时间久以后接触角更大(约45度)的现象。
2009年,王春雷等理论预言了常温下不完全浸润的有序单层水现象(Phys.Rev.Lett.,2009,103,137801),提出宏观疏水和微观亲水共存于一个表面即分子尺度亲水性。后续,较多课题组在理论和实验上在不同材料中均发现该现象,如重金属Pt和Pd、氧化物SiO2和Al2O3,以及滑石和羧基自组装单分子层表面等,表明该现象广泛存在。而TiO2体系是该理论的又一实例(但该表面上是双层水结构),并运用该理论解决了领域内长期存在的问题。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Chemical Science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中科院青年科学促进会的支持。
以TiO2的Rutile晶型110表面为例,和频共振光谱实验与理论发现常温下该表面上有序双层水结构,且该有序结构导致水层上水滴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