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客户/
拜耳公司 |
同济大学 |
联合大学 |
美国保洁 |
美国强生 |
瑞士罗氏 |
相关新闻Info
-
> 烷基糖苷聚氧丙烯醚制备过程、表面张力、泡沫去污乳化性能测定——结果与讨论、结论
> 不同水淹程度的油藏环境下微生物提高采收率、采出液的表面张力与界面张力的变化(一)
> 10种常用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表面张力测定、泡沫的产生和测试(二)
> ?基于液体表面张力的贴附力理论模型及实验验证
> 血脑屏障概述
> pH、温度、盐度、碳源对 解烃菌BD-2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影响——摘要、前言
> 纳米沸石咪唑酯骨架ZIF-8颗粒的油水界面张力和接触角测定及岩心驱替实验——结果与讨论、结论
> 黏土塑性和掺合水之间的关系
> 羧酸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GAC-31合成条件及表、界面活性研究(一)
> 为什么水与油互不相溶?
化学组成对无碱铝硼硅OLED基板玻璃表面张力的影响——结果、结论
来源: 《玻璃搪瓷与眼镜》 浏览 202 次 发布时间:2025-09-23
2 结果与讨论
2.1 Al?O?/SiO?对OLED基板玻璃表面张力的影响
随着OLED基板玻璃化学组成中Al?O?/SiO?摩尔比从0.15变到0.25,玻璃熔体在T4温度条件下的表面张力测试结果如图4所示。
由图4可知,Al?O?/SiO?从0.15逐渐增加至0.25,随着网络形成体中Al的占比变大,玻璃熔体表面张力从369 mN/m逐渐增加至388 mN/m。Al?O?对SiO?逐步替代导致玻璃熔体表面张力增加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更多的Al3?与玻璃网络中游离氧结合形成铝氧四面体[AlO?],使玻璃的非桥氧减少,网络结构更致密,破坏网络需要的能量增加,宏观表现为表面张力增大;另一方面是一个碱土金属离子与两个铝氧四面体结合形成[AlO?]-R2?-[AlO?]结构(如图5所示),碱土金属离子R2?分布于铝氧四面体网络的空隙中,致密的网络阻碍了表面活性组元(网络外体R2?)在高温熔融状态向表面的积聚,使熔体的表面能增大,从而导致表面张力增加。
图4 基板玻璃熔体表面张力与Al?O?/SiO?的关系图
图5 碱土金属离子和铝氧四面体结合的网络结构
2.2 RO/(Al?O?+B?O?)对OLED基板玻璃表面张力的影响
图6为OLED基板玻璃化学组成中的RO/(Al?O?+B?O?)摩尔比在0.70~1.45变化时,测得玻璃熔体在T4温度条件下的表面张力。
由图6可知,随着RO/(Al?O?+B?O?)从0.70增加至1.45,基板玻璃熔体表面张力先增大后减小,在RO/(Al?O?+B?O?)=1时出现最大值397 mN/m,并且在RO/(Al?O?+B?O?)<1时,表面张力随RO/(Al?O?+B?O?)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大。已有研究表明,在无碱铝硼硅玻璃中,碱土金属离子提供的游离氧会倾向于和结构中的铝离子结合,形成铝氧四面体[AlO?],只有极少部分与硼离子结合形成[BO?],绝大多数硼仍以[BO?]三角体存在。为了提高玻璃应变点,OLED基板玻璃中的B含量要求极低,故本实验设计B含量较低,对熔体表面张力的影响较小,主要为Al造成的影响。因此当RO/(Al?O?+B?O?)=1时,玻璃网络为铝氧四面体和硅氧四面体组成的连续网络键合度最高、结构最致密,因而破坏表面结构需要的能量最大,表面张力最大。当RO/(Al?O?+B?O?)<1时,玻璃中碱土金属的氧离子完全以桥氧形式存在,玻璃中过剩的铝离子会形成铝氧八面体[AlO?],以网络外体参与网络,此时[AlO?]为影响表面张力的主要因素。比起碱土金属氧化物RO,高价态的[AlO?]的积聚作用更强,降低表面张力能力更显著,所以随着RO/(Al?O?+B?O?)的增大,铝氧八面体[AlO?]含量降低,表面张力增加且幅度较大,由358 mN/m增长到397 mN/m;当RO/(Al?O?+B?O?)>1时,碱土金属离子是主要的玻璃网络外体,成为影响表面张力的主要因素,随着RO/(Al?O?+B?O?)的增加,碱土金属离子的断网作用使网络结构疏松,表面张力降低,由397 mN/m下降至382 mN/m。
图6 基板玻璃熔体表面张力与RO/(Al?O?+B?O?)的关系图
图7 基板玻璃熔体表面张力与MgO/RO的关系图
2.3 MgO/RO对OLED基板玻璃表面张力的影响
随着OLED基板玻璃化学组成中的MgO/RO摩尔比在0.34~0.55的变化,在T4温度条件下测量的玻璃熔体表面张力结果如图7所示。
从图7中可以看出,随着MgO/RO从0.34增大至0.55,玻璃熔体表面张力总体呈增加趋势,从375 mN/m升高至391 mN/m。由于碱土金属离子中Mg2?的场强大于Sr2?和Ca2?,连接非桥氧的O—Mg—O键能为同主族最大,所以随着MgO/RO的增大,玻璃结构断网所需能量增加,导致表面张力增大。
2.4 ZnO/(ZnO+SrO)对OLED基板玻璃表面张力的影响
图8 基板玻璃熔体表面张力与ZnO/(ZnO+SrO)的关系
当OLED基板玻璃化学组成中的ZnO/(ZnO+SrO)摩尔比在0~0.8范围内变化时,玻璃熔体在T4温度条件下表面张力的测量和拟合结果如图8所示。
从图8中可以看出,随着ZnO对SrO的逐步取代,熔体表面张力呈线性下降趋势,从383 mN/m降低至374 mN/m,随着ZnO/(ZnO+SrO)的改变满足关系式γ=383-10×WZnO/(ZnO+SrO)。无碱铝硼硅玻璃中,Zn以锌氧六面体[ZnO?]存在,起着断网作用,且离子半径Zn2?(74ppm)<Sr2?(132ppm),锌离子场强大、积聚作用强且半径小,相比于锶离子更容易迁移富集于玻璃熔体表面,因而导致表面张力降低。此外,玻璃熔体与空气界面的表面张力影响符合加和性法则,因此随着ZnO/(ZnO+SrO)的变化,表面张力线性降低。对实际生产而言,可在不影响其他理化性能的基础上适当加入ZnO以帮助降低表面张力。
3 结论
采用座滴法测量不同化学组成的OLED基板玻璃(无碱铝硼硅玻璃体系)在对应T4温度点的表面张力,通过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 随着Al?O?/SiO?的增加,OLED基板玻璃形成[AlO?]和[SiO?]连接的连续网络,使表面张力逐渐增加。
2. 当RO/(Al?O?+B?O?)<1时,不能参与网络的Al离子以铝氧八面体[AlO?]存在,起断网作用,随着RO/(Al?O?+B?O?)的增加,铝氧八面体[AlO?]减少,表面张力增加且增加幅度较大;RO/(Al?O?+B?O?)>1时,玻璃中Al离子均以铝氧四面体[AlO?]存在,随着RO/(Al?O?+B?O?)增加,表面张力降低;RO/(Al?O?+B?O?)=1时,网络结构最致密,表面张力有最大值。
3. 随着MgO/RO的增加,非桥氧R-O的键接强度增加,OLED基板玻璃表面张力增大。
4. 随着ZnO/(ZnO+SrO)的增加,锌氧六面体[ZnO?]的断网作用使得OLED基板玻璃表面张力呈线性下降趋势,符合加和性法则,关系式为γ=383-10×WZnO/(ZnO+S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