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客户/
拜耳公司 |
同济大学 |
联合大学 |
美国保洁 |
美国强生 |
瑞士罗氏 |
相关新闻Info
-
> pH、温度、盐度、碳源对 解烃菌BD-2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影响——摘要、前言
> 水、常温液态金属等9种流体对液滴碰撞壁面影响的数值研究(三)
> 界面张力作用下开发MAPbBr3钙钛矿单晶制备方法
> 低渗透油藏表面活性剂降压增注效果影响因素
> 基于表面张力测试仪研究表面活性剂促进浮选精煤脱水的机理(一)
> 温度对甜菜碱短链氟碳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铺展、发泡性能影响(四)
> 3种不同类型喷雾助剂对氟啶虫胺腈药液表面张力及在苹果叶片润湿持留性能测定(二)
>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
> 基于LB膜技术制备胶原蛋白肽覆层羟基磷灰石的新方法——结果与讨论、结论
> 采用壳聚糖-三聚磷酸酯-百里香纳米颗粒经热喷墨打印而成的新型活性包装材料——材料和方法
推荐新闻Info
-
> 表面张力仪和界面张力仪通用可能性及选择要点
> 表面张力仪和界面张力仪是通用的吗?
> 从润湿到粘附:临界表面张力(γc)如何重塑表界面科学?
> 添加表面活性剂抑制瓦斯解吸效果及机理分析
> 常见表面活性剂分类、性质、水溶液润湿性、与表面张力间的关系
> ?基于LB膜技术的仿生胶原膜??榛樽胺椒?/a>
> 明确岩心孔喉大小及分布,构建低渗透油藏CO2驱开发全过程动态预测模型(二)
> 明确岩心孔喉大小及分布,构建低渗透油藏CO2驱开发全过程动态预测模型(一)
> ?序列结构决定性能:深度解析阳离子聚丙烯酸酯浮选剂的构效关系及表征关键
> 酯化度与分子质量对果胶乳化性能、聚集体结构、界面性质的影响规律(三)
LB膜技术制备纳米薄膜?;わ绯丶姆椒ā痉⒚鞣桨浮?/h1>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 浏览 987 次 发布时间:2024-07-22
目前可以用作锂负极保护涂层的材料有金属氧化物、固态电解质、二维材料等。其中二维材料具有原子厚度片状结构,其具有独特的电子、光学和机械性能,已经成为了技术应用以及未开发的基础科学领域中最有潜力的材料,是锂负极涂层的理想材料。其中六方氮化硼(h-BN)具有层状结构,易剥离,是一种新兴的涂层;其机械强度(0.7TPa)高、绝缘性好,并具有优异的化学惰性,与一般的无机酸碱溶液、氧化剂均不发生反应;h-BN热稳定性极高,在惰性气体氛围中能耐2000℃的高温而不发生分解,同时也是陶瓷材料中热导率最高的材料。但是二维材料的单片剥离困难,经济成本较高,且剥离的二维材料纳米片易重新聚合,发生团聚,难以形成单层纳米薄膜。
在文献报道中,研究者通常采用基于真空的溅射技术如原子层沉积技术(ALD)、化学气相沉积(CVD)、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等方法制备二维材料薄膜。2017年Joseph M.Wofford等人在《Scientific Reports》期刊中发表的A Hybrid MBE-basedGrowth Method forLarge-area Synthesis of Stacked Hexagonal Boron Nitride/Graphene Heterostructures文章中利用高温等离子体辅助分子束外延技术,实现了高质量h-BN薄膜在C处理的Ni(111)衬底上的直接外延生长,其中高温泄流室(1850℃)用于提供B元素,N元素则通过使用工作在02sccmN流量和350W功率下的射频等离子电源产生,生长时间约为5h。之后Ni中的C原子在h-BN/Ni界面析出,故形成了h-BN/石墨烯异质结。此外2017年TQ.PVuong等人在《2D Materials》期刊中发表的Ultraviolet Emission in HexagonalBoronNitride Grown by High-temperature Molecular Beam Epitaxy同样通过MBE技术,直接在剥离的石墨上合成了单层或多层h-BN薄膜,还观察到与h-BN晶格和基底排列均匀目周期为15nm的六边形莫尔条纹。以上为MBE法制备h-BN薄膜奠定了基础,拓宽了h-BN大面积连续生长的道路。2007年YoichiKubota等人在在《Science》期刊中发表的DeepUltraviolet Light-emitting Hexagonal BoronNitride Synthesized at AtmosphericPressure文章中报道了一种使用Ni-Mo基溶剂在大气压下合成高质量h-BN晶体的方法,即先将原始的hBN粉末放入坩埚中,然后将金属溶剂置于粉末上,之后将它们置于炉中升至高温(1350-1500℃),保温12h后降温,即可以在Ni-Mo金属和h-BN粉末的接触面制得h-BN薄片。
现有二维材料制备薄膜实例中大多是基于真空的溅射技术,例如原子层沉积技术(ALD)、分子层沉积技术(MLD)、磁控溅射以及真空镀膜等。虽然基于真空溅射技术具有自限性、层层沉积增长的特点,可精密控制原子镀层的厚度。但是这种溅射技术通常需要大型的专业设备、有限体积的真空腔体、昂贵的靶材,且维护成本较高,无法实现大规模应用。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使用(Langmuir-Blodgett)LB膜技术制备一种纳米薄膜?;わ绯丶帮胱拥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LB膜技术制备锂电池极片保护层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将二维材料纳米片分散在分散液中,进行超声处理;
(2)将超声处理后的处理液进行离心后,取上清液,烘干得到分层后的二维材料粉末;
(3)在高温炉中烧结,二维材料表面氧化造孔;
(4)再加入乙醇水溶液中超声分散形成混合液,将混合液滴在水面上,二维材料分子自组装在水面上形成二维材料薄膜;
(5)将铜箔置入水中,将二维材料薄膜转移到铜箔上,烘干后放入手套箱中备用;
(6)将铜箔上的二维材料薄膜通过辊压转移到锂电池极片上,即在锂电池极片表面包覆上?;げ?。
本发明的关键点在于二维材料纳米片经处理后在水溶液中进行表面自助装成膜,本使用LB膜技术在负极片表面制备?;げ悖胂钟卸牧现票副∧な道写蠖嗖捎玫幕谡婵盏慕ι浼际?例如原子层沉积技术(ALD)、分子层沉积技术(MLD)、磁控溅射以及真空镀膜等方法)相比,方法操作简单,制备环境要求低。
另外,?;げ阃ü锢碜浦溜绯馗杭希燥绯馗杭邪残纬梢徊惚∧け;げ恪<丛陲鹗舻绯刂?,构建一层锂负极保护层,来阻挡在沉积/剥离过程中由于锂离子通量不均匀而引起的枝晶,并将电解液和电极分离开,减少电解液的还原消耗。最终达到提高电池循环寿命和安全性的目的。
本发明使用LB膜技术制备一种纳米薄膜?;げ憷幢;わ绯丶?,常压下,二维材料纳米片在水溶液表面自助装成致密单层二维材料纳米片薄膜,一步成形涂覆金属锂负极,形成薄且热稳定性好的保护层。从而在抑制锂枝晶生长的同时,还能提高电池内部的热传导,防止局部过热,从而提高锂金属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安全性。